第437章 科学的边界(3)
是更底层的问题,在经过不同架构的处理之后,应当不会呈现的那么稳定。
他看看周围,自己的师兄弟们仍然沉浸在“我们中出大牛了”的震撼和喜悦中。
“老板。”他跟老师说道:“我有个想法,嗯……”
他环视了一下周围。
“你们先出去。”
老师会意。待别人都离开之后,黄建继续开口。
“我想,这会不会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系。”
“观察者效应?”老师沉吟:“你想到这一点,有一定的道理,但它不应该出现在数学里……”
数学应当是严谨的、客观的,不为人所动的。
“我们和程序的区别,已经很小了。”黄建说道:“我这段时间使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ai工具,它们通过计算能够模仿出人类的反应,甚至可以比一般人的表现更好。”
“如果说人类和它们的差别,我想就是自主意识。”他继续说道:“有了自主意识,才会有观察者效应。因为是人计算出来的,所以才会跟程序计算的结果有差别。”
这种差别的来源,就在于人本身。
“停停停。”老师摆摆手:“不要往这个方向想,想多了会被困住。”
往这个方向思考下去,很容易滑坡到——整个世界都是神或仙设计好的,我们只要听从他们的安排就好。
这是最省力的思考方向,也是很多宗教的根基。
但这不是一个研究者的态度。作为研究者必须相信,一切都一定会有一个解释。
如果没有找到这个解释,可能有许多种原因,但
“你可以先把这个发现发出去。”老师说道:“至于要认定这是观察者效应的影响……”
“最好还是再找几个类似的例子。”
…………
“有这么多引用了啊。”
黄建查看了一下自己论文的引用数,心中没有什么波澜。
距离他发出那篇引起极大反响的论文,已经有一段时间。
这段时间中,他又找到了几个有着类似情况的计算过程,但学界普遍认为,这种问题是源自于当前计算机的底层设计。
在现行的二进制计算机中,有一些天然的缺陷。这些缺陷在许多时候都默认存在,并且会在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中预先规避。
“说我只是发现了一个需要规避的缺陷……”
黄建翻看了一下别人的论文,大致了解了其中的内容。
绝大部分认为他的发现很有意义,但其中的一多半觉得,这只是计算机系统发展中的一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