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晋庭汉裔

首页

第377章 开渠荥阳

和等待,自己判断合适的时机。如今,刘羡已经等待了十多年,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。

虽然刘羡表现得总是坦然,可他到底也是人,他会无时无刻地审视自己,反问自己,到底何时才是合适的机会呢?自己的判断真的是正确的么?故而有时也会感到一些疑虑。

但如今,他身处流民中间,看着一无所有的农人,气喘吁吁地忙了一整日,最后为一小袋米面而欢笑时,他就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,从这些人的眼中灌注到自己身上。刘羡想,即使再小的尘埃,都在相信明日。那颗酝酿已久的果实,又怎会不与自己邂逅呢?继而疑虑尽去。

百姓们只道是司隶校尉爱民如子,关怀百姓,但更实际的情况是,对刘羡而言,他现在越来越有一种信念,他并非在走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,而是在走一条本该如此的道路。

这次开凿运河的速度,比刘羡预计得还要快,而与抑平物价不同,这次的政绩是肉眼可见的,可以为世人铭记多年。最重要的是,他得到了这些民夫的认可,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。

到了十月中旬的时候,第一段运河已经顺利开凿了三十里。这时,刘羡收到了妻子阿萝的信,是三日前洛阳的消息。信中说李含与张方,终于领着征西军司离开洛阳,返回长安。与此同时,司马冏还无故罢免了王衍的河南尹之职,在京中颇引起了一番风波。

这两件事表面上没有联系,但刘羡看得出来,本质上,是齐王与河间王的决裂。

这直接与刘羡直接相关,离开洛阳前,他将自己对政局的一些意见,尤其是王衍暗通河间王的看法,直接告知了司马冏。但至于该如何处置,刘羡建议还是先暗查证据。毕竟靠所谓的捕风捉影,是不足以在政治上发起正面攻势的。

但结果是,李含与王衍做得滴水不漏。两三个月下来,虽然洛阳上表面上无大事,但刘羡知道内幕,齐王暗地里想尽了办法,却仍没有找到丝毫能将他们定罪的线索。

可这做得过于干净,反而表明了其中有蹊跷。到了眼下,司马冏的耐心耗尽了,索性对王衍来了个无罪免官。而李含此时率众离开,分明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决裂。

他与李盛商议这件事,说道:“看来,齐王要好好整治一番洛阳的老鼠了。”

李盛判断道:“恐怕很难成功吧。”

政治就是这样,反对者就好比田野里的杂草,拔了又长,根本除不完。而当主政者失去了耐心,想用激烈的手段铲除反对者,反而会培养出破坏的土壤,刺激出更多的反对者。

刘羡赞成李盛的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