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李含二入洛阳
如此从七月中旬拖延到了八月下旬,皇甫商都已入洛一旬,李含还无动身迹象。
就在此大战一触即发之际,关西突然发出回信。声称将遵从天子旨意,执行诏书,不日即派遣李含入洛。
此回复大大出乎司马冏预料,他立刻招来董艾,商议其中缘由,讨论了两日后,得出的结论是:司马颙还是怕了。
客观而言,以关西一隅之地,想要与坐拥南国九州的司马冏相对抗,双方实力到底悬殊。虽然考虑到种种政治因素,齐王军经不起失败,但关西屡经大乱,地瘠民贫,也经受不起失败,双方的容错几乎是同样的。
而且司马颙到底是偏远支脉,若无贾后重用,也不过是个闲散王爷。一旦打起来,他的号召力不足以慑服整个关中官僚。或许正是有这些顾虑在,他才选择在暗地里进行动作,而不是直接动兵。
这么判断下来,司马冏渐生自信。司马颙这一退,固然让司马冏发难没了借口。但征西军司少了李含,威胁将大为降低。在此以后,大司马府也可以同样的借口,再三削弱征西军司,直至司马颙的威胁降到一个极低的地步,再兵不血刃地收回关西。
很快,他们就再度筹备了一个打击司马颙的计划。
八月上旬,等李含进京,司马冏特地在新修成的大司马府设宴款待。
上一次李含在京时,司马冏因河间王势弱,对其并不重视。但在经历了这么多舆论风波后,无论是厌恶还是欣赏,他都将李含视为大才。因此,这个宴席称得上是隆重,大司马府上有名有姓的幕僚都过来参与了。
为了表现如今大司马府的尊贵,等宾客入席后,司马冏先令庭前做八佾舞。
所谓八佾舞,乃是周礼中最高规格的舞蹈。舞者共有八八六十四人,以八人为一佾,故称之为八佾舞。古时的八佾舞由贵族向天子献舞,半为文舞,半为武舞,故而极为尊贵。而在现在的大司马府内,六十四位美貌女子聚集成群,一手持笛,一手持雉尾制成的长翟,随后院的钟声舞动舒展,好似彤云朵朵,花团锦簇。
司马冏一面欣赏着舞蹈,一面问李含道:“世容,关西可有这等佳景?”
李含道:“关西贫瘠,自比不上京畿有这等绝色。但论佳景,亦有可匹敌者。”
司马冏问道:“哦?不知是何景色?”
李含道:“长安常有酋虏献俘,为乞苟且,舞于殿前。”
司马冏先是一愣,随即大笑道:“确是佳景!确是佳景!”
李含孤身处在大司马府内,生死操之于齐王之手,仍然敢自夸关中勇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