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今天毁灭世界了吗?

首页

第300章 中心化

解决量子计算机带来的金融崩塌的方法非常简单,甚至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量子加密算法。

经济学专家们的思路简单粗暴到了可怕的程度。

在各国、各金融机构密码迁移计划还未完成的前提下,官方抢先发布cbdc央行数字货币应急通道,允许金融机构按1:1比例将受威胁资产兑换为cbdc。

这本质上是一种附带量子攻击保险的特别国债,它的发行仍然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,只能作为一种风险对冲手段。

理论上说,它对量子攻击的防护是有限的。

当大量资金涌入到cbdc中时,金融市场的大幅度跳水仍然有可能引发挤兑风险。

但问题是,这一时刻的资本所需要的,本来也就是那么一点“信心”而已。

而cbdc捆绑的主权信用,就是这一点信心。

它的本质,是由整个主权国家的信用,来为商业银行的信用买单。

而现在,主权国家的信用够强吗?

那是前所未有的强!

爆炸性发展的技术,不断发生的基础理论突破,肉眼可见的光明预期

可以说,这是一个主权信用强到可怕的时代。

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再加上官方下场背书

一个小小的“量子危机”,已经不足以让金融体系崩溃了。

于是,对于“加密资产被破解”的恐慌,直接被“技术取得新突破”的狂喜压倒。

表现在市场上的,就是一片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的场面。

听完了经济学家的介绍,林序恍惚间有了几分明悟。

他若有所思地开口问道:

“所以这套方案.其实你们是筹划已久了,对吧?”

视频上,学者微微点头。

“从量子计算技术诞生的那一天开始,我们就已经在筹划了。”

“事实上,它最早诞生于2016年。”

“我们也没有想到,它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落地.”

2016年!

好家伙。

所以从那个时候起,华夏这帮学者们,就已经开始憋着劲要颠覆老美的国际结算体系了?!

可不是嘛!

不会真有人以为,cbdc解决的仅仅是一个“量子危机”引发的金融危机吧?

当然不是。

在这套体系下,华夏作为主权信用最强的国家,很有可能会在过程中获得最高的流动性价值、拿到最多的筹码。

而筹码越多,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。

再加上后续的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