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3章 全面而极端
“有关蝴蝶身份公开的问题,我们有多套方案,但多套方案中,决策点只有固定的几个。”
坐在林序对面,江星野语速极快地说道:
“第一,只公开蝴蝶存在,还是公开蝴蝶、也就是林序的人格身份。”
“第二,只公开蝴蝶,还是同步公开末日信息。”
“第三,是否将蝴蝶与效率提升计划绑定。”
“第四,是否公开与蝴蝶相关的一系列预言和前置行动路径。”
江星野的话音落下,林序立即陷入了沉默。
坐在屏幕前,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逐字逐句地体会着江星野所叙述的几个决策点之间的差异。
第一条其实是很好理解的,是否公开人格身份,一方面是处于安全考虑,一方面也是出于可能因此而爆发的“个人崇拜”思潮考虑。
一旦林序自己的身份被公开,后续必然面临一系列的“前台活动”,这是稳定民众信心的重要手段。
但在执行过程中,无论是安全问题,还是个人崇拜问题,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。
如果林序因为某种攻击而意外身亡,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得不重启。
如果他沦为了某种个人崇拜的符号,那这个世界的发展,很可能在真正的蝴蝶、真正的zeroth缺位时而发生扭曲。
想要对此进行管控,难度相当之高。
相比之下,只公开“蝴蝶”这个虚拟的、概念化的意象,就可以避免这一系列的问题。
当然,从信心提振的效果上来看,也会相比直接的“人格公开”要差很多。
而第二个决策点,则主要是承载力的问题。
官方必须要判定,现阶段公开蝴蝶身份后,带来的信心提振能否对冲掉现阶段的社会动荡问题。
如果能,那就同步公开末日,换取最大效率。
如果不能,那就要徐徐图之,等到社会秩序重新稳定之后,再按照固有的逻辑去公开末日。
至于第三条,考虑的就纯粹是效率提升计划的可执行性问题,将蝴蝶与效率提升计划绑定有可能会大幅提升该计划的执行速度,但同时,该计划后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可控后果,也会对蝴蝶的可信度造成损害。
最后一条,则是一个“人类自主性”的问题。
它决定的是,这个世界到底是被蝴蝶操控的,还是被蝴蝶影响的。
整体看下来,林序深刻意识到了这四条决策点的重大意义。
它们并不是割裂的、独立的。
恰恰相反,每一条决策点都是相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