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4章 三皇子,周灏
当世名将,无人能出其右,也毫不为过!”
他略微停顿,继续道:“若论地方治理之才,仅从云岚县一地的变化便可见微知著。而后在云州推行的一系列新政,更是令人拍案叫绝!从扳倒盘踞多年的世家门阀,还田于民,到兴修水利,重塑农耕根基……这一桩桩、一件件看似寻常的举措背后,蕴含的皆是令人惊叹的智慧与魄力!”
凌川心中微动,他没想到,这位深居宫禁的皇子,对自己这半年多来的所作所为,竟几乎是如数家珍。
许多连他自己都已记忆模糊的细节,对方却能信手拈来,侃侃而谈。
由此可见,这绝非是为了应付他而临时抱佛脚,分明是下过一番苦功,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。
更让凌川感到震惊的是,三皇子并不仅仅是简单复述他的事迹,更能将他每一项举措背后的利弊得失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关窍,都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这份见识与洞察力,反倒让凌川对这个年轻的皇子刮目相看。
“仅凭以上这些文治武功,用百年不出的治国之才来形容将军,也绝没有夸张成分!”三皇子脸上写满了激动,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。
然而,他话锋一转,目光变得更加炽热与崇敬:“但,相比起这些安邦定国的实绩,将军您的那篇《水舟论》,以及那振聋发聩的《乾坤四训》,更是字字千钧,直指治国安民之本源!其立意高远,忧国忧民之心,堪比古之圣贤!此等言论,足以影响千秋万世,足以名垂青史!”
凌川听闻此言,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,沉声问道:“殿下是如何得知此二事?”
他记得非常清楚,《水舟论》他只在与云州别驾方既白密谈时提及过,而所谓的《乾坤四训》,定然是他在幽州官道旁茶摊上,说与那岐山书生的‘横渠四句’。
然而,远在千里之外的神都,深居宫阙之中的三皇子,竟对此了如指掌,这不得不让凌川怀疑,自己身边是否早已被安插了眼线,一言一行,皆在他人监视之下。
面对凌川的警惕与质问,三皇子却只是微微一笑。
只见他神色坦然解释道:“将军有所不知,您的那篇《水舟论》与《乾坤四训》,如今早已在神都的士林学子、乃至部分官员之间悄然传遍了!并非周灏有意探查,实是将军高论,已然不胫而走!”
紧接着,三皇子解释道:“半月之前,幽州一处绝壁之上,有世外高人将这乾坤四训刻于其上,引得无数人围观,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询问,后才得知是出自将军之口!”
凌川闻言,不由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