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7章 君臣小会
定在何时?总需给天下一个明确章程,以便学子们安心备考。”
李彻早有计较:“从最偏远的行省赶到帝都,即便路途顺利,至少也需两月之久。”
“朕不能让边境学子白跑一趟,这样,以三个月为限,给天下学子充足的赶路时间。”
“三个月后,准时在帝都举行恩科会试!”
“陛下圣明。”诸葛哲点头,随即又问,“此乃新朝第一次科举,即便陛下胸有丘壑,对科举制已有完整构想,但我等皆不知具体该考校哪些内容,若无细则,恐难执行。”
李彻闻言,脸上露出带着恶趣味的笑容:“无妨!此次会试的所有题目,由朕亲自来出!”
他心中早已跃跃欲试。
也是时候,让这些古人亲身感受一下,后世‘应试教育’体系下,学生们被各种刁钻题型所支配的恐惧了!
他要出的绝非死记硬背的章句,而是真正能考察实务见解的策论。
还有一些基础常识,这批学子大概率要发往各地基层,五谷不分可不成。
当然,考题也不可能太刁钻,更不可能脱离古人的知识体系,总不能考古代人三角函数吧......
就在此时,一直沉默的霍端孝开口了:“陛下,臣有一虑,不知......”
李彻笑道:“正则直说便是。”
“如今南方大片疆土仍被伪帝窃据,其治下亦有不少才学之士。此番科举,仅在我朝实际控制区域内进行,是否有失公允?”
“何不待王师光复江南,天下一统之后,再行全国性的大比,网罗天下英才?”
其他人听到霍端孝的话,皆是颔首赞同。
李彻听了,却缓缓摇了摇头,目光扫过在场众臣:“正则所虑,有其道理。但朕以为,现在举行科举恰是最合适的时机。”
众臣皆露讶然之色,不解其意。
李彻不答反问:“诸卿以为,如今我大庆南北治学之风,哪个更胜一筹?”
霍端孝沉吟片刻,回道:“自数百年前胡骑南下,神州陆沉,衣冠士族大量南渡之后,文化重心便逐渐南移。”
“至今,大抵是北方尚武之风犹存,而南方文教更为兴盛,文风鼎盛。”
“不错。”李彻点了点头,抛出了一个让众人细思极恐的问题,“若我们等到天下一统,南北学子同场竞技,届时位列前茅者十有八九皆是南人。”
“诸位爱卿可曾想过,那会是什么后果?”
殿内顿时安静下来。
众人先是思考片刻,随后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,他